发布时间:2017-09-15 信息来源:游泳池水处理设备浏览次数:
经过滤后的水池水质各项要求达到人工游泳池池水水质的卫生标准,具体如下:
1、国际游泳协会(FINA)关于游泳池池水水质的卫生标准的规定:
序号 | 项 目 | 水质卫生标准 | 备 注 |
1 | 温度 | 27±1℃ |
|
2 | pH值 | 7.2~7.6泳池一体化过滤设备(电阻值10.13Ω~10.14Ω) | 宜使用电子测量 |
3 | 浑浊度 | 0.10FTU | 滤后入池前测定值 |
4 | 游离性余氯 | 0.3~0.6mg/L DPD | 液体 |
5 | 化合性余氯 | ≤0.4mg/L | 地埋机一体机 |
6 | 菌落 | 21±0.5℃:100个/ml | 24h、48h、72h |
37±0.5℃:100个/ml | 24h、48h | ||
7 | 大肠埃希氏杆菌 | 37±0.5℃:100ml池水中不可检出 | 24h、48h |
8 | 绿脓杆菌 | 37±0.5℃:100ml池水中不可检出 | 24h、48h |
9 | 氧化还原电位 | ≥700mV | 电阻值为10.13~10.14投药泵 |
10 | 清晰度 | 能清晰看见整个游泳池底 |
|
11 | 密度 | kg/dm3 | 20℃时的测定值 |
12 | 高锰酸钾耗量 | 池水中最大总量10mg/L |
|
其他水最大量3mg/L | |||
13 | THM(三卤甲烷) | 宜小于20μg/L |
|
14 | 室内泳池的空气空气温度 | 至少比池水温度高2℃ | 由于建筑原因 |
*细菌的测试应使用膜滤。过滤后,将滤膜在37℃温度下在胰蛋白酶解蛋白大豆琼脂中保存2~4h,然后将滤膜放入隔离的培养基中。 |
建设部新制定的游泳池池水水质卫生标准新规定(参照):
序号 | 项 目 | 限 值 |
1 | 浑浊度/NTU | 1NTU |
2 | pH值 | 7.0~7.8 |
3 | 尿素mg/L | ≤3.5L |
4 | 菌落总数【(36±1)℃,48h】CFU/ml | ≤200 |
5 | 总大肠菌群【(36±1)℃,24h】 | 每100ml不得检出 |
6 | 游离性余氯mg/L | 0.2~1.0 |
7 | 化合性余氯mg/L | ≤0.4 |
8 | 臭氧(采用臭氧消毒时)mg/m3 | ≤0.2以下(水面上空气中) |
9 | 水温℃ | 22℃~30℃ |
10 | 氧化还原电位 | 不小于650mv |
说明:
1、浑浊度是反映游泳池物理性状的一项指标,从消毒和安全考虑,池水的浑浊度应高于等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。
2、pH值:由于大多数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取决于pH,因此必须使pH保持在一种消毒剂的最佳有效范围内,所以在游泳池水处理中,调节池水的pH很重要,这个方面比生活饮用水的pH允许范围在6.5~8.5对人们的饮用和健康的影响有更加严格的要求。
3、微生物等指标和人体健康直接相关,所以需要有足够的消毒剂余量,pH维持在一定水平,水质平衡,同时经常反冲洗过滤器,并且游泳池管理完善。
游泳池池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(根据所使用的消毒剂确定检测项目)
序号 | 项 目 | 限 值 | |
1 | 游离性余氯 | (加氯消毒时测定) | 0.5~1.0 mg/ L(DPD法) |
(加臭氧消毒时测定) | 0.2~0.5 mg/ L(DPD法) | ||
2 | 化合性余氯 | 0.4 mg/ L(DPD法) | |
3 | 氰尿酸(使用含氰尿酸的氯化合物消毒时) | 150 mg/ L | |
4 | 臭氧(采用臭氧消毒时) | ≤0.2 mg/m3以下(水面上空气中) |
泳池的进回水方式的选择
国际泳联推荐的循环方式为"逆流式"即池底布满水口,池沿设置溢槽,水从池底进入从池盐溢出回到循环处理设备,这种循环方式的优点是布水相对均匀。表层漂浮物可随水流祛除,但它对建造的要求较大,管路沿程损失也较大,并需要建造平衡水池,相对建造成本较高,当池沿平整度不均匀的情况下,池水会出现短路的现象(即处理后的水未经使用就直接回到了水处理设备)。
我们一般采用模拟河流流动的"顺流式"循环方式,它的优点是建造简单,只需在池壁上预埋进回水口即可,不需要建造平衡水池,建造费用相对较低,管路沿程损失较小;但也有弊端,当进回水口连接管的连接方式采用不当时会出现死水区,池面会残留一些漂浮物,需人工去除;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'顺流式'的循环方式是最适合中国目前国情循环水处理方式。